名家介绍
艺术指南
新闻动态
书画知识
《轨道交通,尽显温馨》
来源: | 作者:重庆书画艺术网罗安会 | 发布时间: 2025-05-20 | 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我和老伴在江津,女儿和外孙女在沙坪坝。我们老两口总是挂念她们,常在周末去女儿家。自从轨道“江跳线”开通后,我们便依赖它穿梭于重庆中心城区与江津之间,方便快捷。

轨道交通对我来说并不陌生,上海、北京都曾留下我的足迹。然而,过去总是女儿或亲友相伴。我没买过票,更不会自己独自转车换线。

经过几次乘坐后,我很快成为了同龄人的向导。我这个“导游”,还是初二外孙女教的。

老年人乘坐轨道,费用全免。去年女儿带我去沙坪坝车站办理了一张免费通行卡;外孙女还耐心地教我在网上查询轨道线路图,坐“江跳线”从圣泉寺至跳磴,再坐环线到沙坪坝。担心我记不住,外孙女还绘制了一张出行图,详细标注了江津城区至沙坪坝的路线。车站内,只需遵循指示牌和地上的颜色线路前行。环线到沙坪坝,出站即是家门,极为便捷。

第一次独自前往沙坪坝时,我按照外孙女提供的示意图前行。换线时老伴向服务人员咨询,身着帅气工作服的他们总是迅速告知我们乘车方向和下车站点,服务周到。

每到一个站,乘客匆匆上下,显示屏上不断闪烁着站点信息,伴随着甜美的普通话报站声,轨道交通的人性化服务无微不至。

列车快速、干净整洁,隔数分钟便有一趟。最令人感动的是,一群青年男女会主动站起来,亲切地对我们说:“爷爷、大叔,请坐。”这些青春勃发的年轻人,展现了重庆人的热情与善良。列车上,许多乘客见到孕妇、小孩会主动让座。有一次,一位帅气的小伙子看到我站着,主动喊道:“大哥,你来坐!”这一声让我感到困惑,因为我早已满头银发。这就是重庆人的亲和率性。

轨道列车是一个社会的缩影,形形色色的人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进进出出,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。每次到家,我都会向外孙女讲述这些温馨的故事。



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