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家介绍
艺术指南
新闻动态
书画知识
《重庆晨报》刊发作家罗安会的作品《江津、朱沱一线牵》
来源: | 作者:重庆书画艺术网罗安会 | 发布时间: 2024-01-19 | 17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文/罗安会

对于每一个离开故乡的人来说,故乡是心中永远的白月光,是挥之不去的乡愁,是生命中温暖的念想。

我的故乡在朱沱。当年,她隶属于江津县。这个位于长江边的千年古镇,伴我度过了幼年以及青少年时光。在我30岁那年春天,位于江津边缘地带的朱沱镇正式划归了当年的永川县。然而无论故乡划归何处,她永远都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。关于她的故事,我知道的有很多很多……

话说唐武德三年(620年),官府在江津设万春县,三年后更名万寿县,迄今已有1400年历史。北宋元丰元年(1078年)撤万寿县,更名为汉东乡;明代,汉东乡更名为思善乡;清初更名为思善里。清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,思善里撤销,更名为五福镇;到清宣统二年(1910年),五福镇辖朱沱、四明、转龙、望川、江永等七个乡,办事处设在朱沱。民国初年仍沿用清制。

历经千年风雨,朱沱镇的地名多次变更,到湖广填四川时期,因移民中朱姓人居多,场镇附近建了5个朱氏祠堂,加之长江在此回旋形成深水沱,于是旧称朱家沱,简称朱沱。

朱沱的区公所设在镇上老街上坝的刘园。

那时的朱沱,被永川县的松溉镇隔成江津县的两段,沿江而上是合江、泸州,顺江而下是江津,北面是永川,隔江相望是江津石蟆镇广袤的田野。从高空俯瞰,朱沱像一块飞地,静卧在一个角落里,滔滔江水从身旁向东流淌。

此乃福地,气候温和,浅丘地带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是有名的鱼米之乡。老街的先人们为抵御外来入侵、维护当地安全,在古镇东南西北中配置了六道栅门。最壮观的是九宫十八庙分布在临长江一排的街面上,作古镇的围墙;街上四道栅门的石板大道通往永川、江津、泸州、合江到贵州……

但因陆路交通不畅,仅有四条古道出入毗邻县份,余下只能靠水运。不过,这倒促成了水运发达以及沿江码头的兴盛。每到夕阳西下,古镇的上中下水码头便渐渐热闹起来,江边停靠过夜的木船足有上百只。夜晚,黑黢黢老街上的煤油灯忽明忽暗,行人稀少,但凡是汽油灯点亮的餐馆、酒馆、茶馆、旅店、货栈……那就是一派热闹喧嚣,人气颇旺。

1949年11月27日,也就是我出生那年,江津县解放,成立江津县人民政府,随即全县原五个区改设十个区,朱沱属四区。之后朱沱区随江津县多次调整设乡、人民公社、区公所而变更建制。我自出生就在朱沱生活,是踏着老街的青石板路长大的。古镇年代感很深,一条主街一公里多长,顺着长江东西走向而建;老街上尽是明清时期的川东民居、店铺式青瓦建筑,二层三层木质楼房错落有致、雕梁画栋,高高的风火墙翘角飞檐。青石板路被无数双脚磨得光润圆滑,街道两旁相互簇拥的串架老木屋满满岁月痕迹,每一块木板都裹上了时光厚厚的包浆。

在我记忆中,镇上有传统的酒厂、油坊、面坊、铁匠铺、竹器、篾货……可谓百业兴隆;街上不时可见马帮、船帮、力夫和外地商人,他们踏着青石板大街,为自己和家人的吃饭穿衣奔波忙碌……我的童年、少年以及青年时期,喝着故乡的水长大,品尝到了人生艰辛的滋味,故乡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

随时光流逝,古镇九宫十八庙慢慢消失。就在朱沱即将划归永川县的前夕,我结束了知青生活回城,但没有回到朱沱,而为了更好的生活调入江津城里工作。到我离开朱沱时,街上居民已不足一万人。

1979年4月,为有利于经济发展,正式将原江津县朱沱镇划归永川县。

经济在发展,社会不断向前。如今朱沱已成为永川区南部长江之滨的商贸重镇。但见一桥飞架南北,高速公路成为她腾飞的翅膀,长江大桥又将永川和江津联系在一起……

虽然朱沱划给了永川,但朱沱与江津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。江津有专门通往朱沱的客车往返,天天客满。朱沱的一大批商户在江津城或镇街都有很大的商务活动。朱沱百姓把到江津城仍说成“进城”。朱沱的许多村民都在江津的工业园区务工。在江津城里,仍有一大批朱沱人的亲戚,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有……

世事沧桑,我的朱沱也在华丽蝶变。但无论她如何变化,她永远是我心中的念想,我精神的原乡。无论走到哪里走得多远,我永远都记得,我从哪里出发。

朱沱——是江津嫁到永川的女儿。祝福朱沱,祝福故乡,祝福未来!